處于罪與非罪模糊界限之間的民間集資,雖然生存低調,但始終因民間金融市場的巨大供需而活躍不已。盡管游走其間的企業(yè)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這并沒有阻礙他 們圈錢的欲望。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蘭州民間集資先后經歷了最初的小額融資、實體經濟民間融資,和現(xiàn)今的傳銷式資本空轉三個階段,這構成了一部 完整的蘭州民間集資發(fā)展史。

折射下的集資之殤

4月20日7時30分剛過,73歲的退休老人李澤斌坐公交車來到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門口,迫不及待地詢問自己在蘭州佳龍文化傳播公司集資的5萬元還能不 能要回來。接待老李的警官孫先鋒告訴他,案件已經移交法院審理,一定會給老李一個滿意的結果,老李這才極不情愿地離開。2009年,李澤斌經人介紹以月利 率3%的高額回報向蘭州佳龍文化傳播公司集資5萬元,一年到期后他卻沒有拿到一分錢。像老李這樣集資后拿不到錢的人,孫先鋒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城關公安分 局經偵大隊教導員石翠蓮說,佳龍文化傳播公司以高額的利息作為誘餌,向171名老人非法集資300多萬元,警方在破案過程中追回了部分集資款,還查封了佳 龍文化傳播公司的幾處房產。目前此案已經移交法院審理。石翠蓮說,在城關分局近期破獲的4起非法集資案中,佳龍文化傳播公司非法集資款追回相對順利,被騙 的老人們損失不算太大。

說到蘭州民間非法集資,就不能不說“甘肅潤地玫瑰產業(yè)”和“甘肅大圣生物科技”非法集資詐騙案。從公開的報道中,可以大致梳理出“甘肅潤地玫瑰產業(yè)”非法 集資案中的主犯王寶慶的發(fā)跡路線。高中文化程度的他,2005年5月采用借款驗資的手段創(chuàng)辦了甘肅潤地玫瑰產業(yè)有限公司。之后開始以高額利息為餌面向社會 集資。半年期6%、一年期12%、二年期13%、三年期15%的高額利息讓許多人跳進了一個由玫瑰編織的財富“陷阱”。截至案發(fā)時,潤地公司共向307名 受騙者吸收借款1511.92萬元。

而“甘肅大圣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從事AM生物菌劑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成立后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從2005年起,大圣公司轉向民間集資融資,并逐漸和 流竄于陜西、甘肅等地的非法集資人于敦起等人“合作”,由大圣公司不斷編造各種“投資項目”進行非法集資。自2005年4月以來,在既沒有吸收存款資質, 也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大圣公司以出售該公司股票、集資建廠和集資建房的名義,以“每年8%到15%的高額利息、5%到10%的提成獎勵”等承 諾為誘餌,非法募集資金近億元,受騙者達3300多人。

現(xiàn)實需求

致民間集資暗流涌動

去年年底,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王寶慶無期徒刑。而“甘肅大圣生物科技”公司法人逃跑,其手下均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獲刑。但這似乎并沒有 中止蘭州市場的民間集資。2011年5月,甘肅煊宇金龍島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民間集資協(xié)議,稱投資八百多萬元給一個生態(tài)旅游項目,但半年之后,經營 該項目的公司卻突然被公安機關查封,公司法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00余名老人用畢生積蓄換來的股份變得一文不值。

去年10月,蘭州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聯(lián)合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開展了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的宣傳活動,借此幫助群眾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理性投資,自覺抵制非法集資。

但企業(yè)強大的資金需求決定了民間集資的存在。

一位名叫張潔的民營企業(yè)主抱怨說,銀行更愿意借錢給央企和國有企業(yè),而不愿借給我們。即便能從銀行拿到貸款,利率也跟民間金融市場差不多,銀行貸款利率是 年息9分1厘左右,但民營企業(yè)想獲得貸款,還必須走很多灰色渠道,經過多次送禮與回扣后,最終也合到月息2分左右了。張經營一家外貿公司,由于經常遭遇欠 債,資金鏈斷裂幾乎是家常便飯。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民間集資的急劇升溫,是供求兩端“兩把火”一起燒起來的。蘭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包國憲告訴記者,較高的通貨膨脹和有限的投資渠道,是刺激企 業(yè)或個人將資金投入到民間借貸市場的重要原因。2008年以來,由于各種因素的疊加,現(xiàn)行的存款利率水平下意味著存款的實際利率已經為負。這無疑刺激了個 人和企業(yè)將閑置資金運用到更高收益領域的想法;此外,價格上漲也推動了企業(yè)成本的迅速攀升。在傳統(tǒng)產業(yè)利潤空間已然很薄的情況下,部分企業(yè)從事實體經濟的 動力受到打擊,轉而向民間借貸尋求高額回報。而從民間借貸或者集資的需求端來看,中小企業(yè)主體自身發(fā)展的軟弱,導致了對短期民間資金的需求旺盛。

“錢串子”

催生傳銷式集資

正是這種對民間資本的極度依賴,私營企業(yè)紛紛把目光盯向民間,并逐漸催生出了一個新的“行當”“錢串子”。所謂“錢串子”,也就是一些單干的民間集資掮 客,他們四處打聽誰家有閑錢,然后找上門去,撮合其借錢給企業(yè),自己從中分成。近幾年,市區(qū)開始出現(xiàn)寄賣行、典當行、投資擔保公司之類的機構,“錢串子” 開始向市民半公開融資??梢哉f從蘭州市區(qū)到郊區(qū),“錢串子”們異?;钴S,通過親戚、同鄉(xiāng)、同事羅織出的借貸關系網(wǎng)越來越大,而在公園晨練的老人也會不斷接 到關于投資理財?shù)膫鲉?,一個個關于“發(fā)家致富”的傳說廣為流傳。

2011年10月,在蘭州打工的平涼女子楊海紅被一個叫白平的朋友叫到定西市參加一個“連鎖銷售”活動。這是一個聽似天方夜譚的故事。楊說,到定西后接待 他們的是一個叫王建鋒的男子,承諾投資3800元后兩年內返還380萬,再投資3300元一年內返還70萬到90萬。這種毫無任何經濟實體但卻高額回報的 誘惑使得楊投資了5萬元,另一個同事張可云投資了9萬元。今年3月初,楊和同事各取回3萬元后,王建鋒不見蹤影。

定西警方調查顯示,王建鋒此前和妹妹妹夫是個傳銷者。他們在定西租了兩間房子,作為代理商或大戶發(fā)展下線。白平是另一個下線“坐家”。至案發(fā),他們以這種傳銷式的方式集資了500多萬元后逃跑。本以實業(yè)借貸和集資為主的地下金融,由此變成了傳銷式資本空轉。

兩難困局

不管就亂,一管就死

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蘭州民間集資的不斷增長。2009年,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破獲6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額達8000多萬元。而到2011年,破案近20起,涉案金額近2億元之多。

"非法集資"事件層出不窮,獲罪人數(shù)不斷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現(xiàn)行金融政策下,銀行等主流合法集資管道的不足。”包國憲說。有關方面在打擊一部分惡劣 集資行為的同時,也扼殺了依據(jù)利息環(huán)境而進行合理資金調度的民間金融行為,致使相關企業(yè)融資十分困難。這種情況下,一些非法集資機構便開始設置陷阱。

“在蘭州非法集資案件金額逐年增加,作案手段則逐年翻新。這表明,嚴打手段并非解決民間集資問題的治本之道。”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總隊長薛峰說,市場上充沛 的“錢流”,讓很多集資機構都能在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社會財富;但是,對于巨額資金的利用漏洞頗多,風險隱患隱現(xiàn)其中,高額利誘的背后其實就是陷阱。中國人 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員說:“企業(yè)向社會以支付利息方式吸收資金的行為涉嫌非法集資,是國家重點打擊的對象。但民間集資有著復雜 性,管理起來有不少的難度。”

包國憲教授擔心的是,“非法集資嚴重地敗壞了民間金融行業(yè)的聲譽,地方政府只能是一刀切。不管就亂,一管就死”。

一個好的情況是進入2011年之后,各類經政府批準成立的投資公司和貸款公司在蘭州遍地開花,這些公司為民間融資打開了一扇新的門,只是它們在減少非法集資方面最終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